骑行慢旅从成都到康定·折多塘和折多山

9月11日,是我骑行的第九天,我们晚上住在了折多山半山腰的折多塘,因为要适应一下这个高海拔区域,所以就慢了些。

 

大约10月15日,之前一起住骑行驿站的一群伙伴有人联系我了,说他们十天前10月4日的时候已经到了目的地拉萨,并且当时已经返回家里了。我除了感叹和祝好之外,一时间也不知再说些什么。挺好。

 

不知不觉之间,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当时的热情逐渐褪去,生活继续归于平淡,好像一切都不曾来过一样,这感觉真是让人难过。昨晚,也就是10月23日晚上,和朋友去看完《沙丘》等待吃饭的间隙,那个我骑行第一天在成都碰见的小伙又联系我了,他还在成都,他说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我没说什么,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那天早上,从康定的旅馆离开时,老板娘给了我们酥油茶喝,我是第一次喝,感觉也不甜也不苦也不涩,有一点点微微的咸,小碎片的嚼劲就像喝燕麦片一样。那是我当时在脑海中搜寻了半天之后给出的一个印象。本来喝一碗就行了,谁知道老板娘又给我倒了一碗,我相当于喝了两碗。一同作为“笨鸟先飞”先走的骑友,喊着出发了,我也就开始收拾行李了。

我们大约是八点半走的。我没有想到的是,沿河流再往前走竟然会是上坡,而且沿线好像也是街道。我早上起来的时候,感觉有点头晕,像是感冒似的,在友人建议下,买了药。后来继续往前的时候,脑袋有点昏了。天气渐渐从冰冷的雾气中晴朗开来,我努力挣扎的神经逐渐苏醒,脑袋上似乎冒了不少汗。同伴停下休息的时候,我也休息了起来。

 

后来到了一个单车修理店门口,见到了那位比我们更早一点出发的伙伴,他在修车。我们休息之后,继续走了。再往上,还是爬坡。因为大货车很多,我们又休息了半个小时左右,当时就像处在半山腰一样,但附近的房屋和人迹又让人觉得似乎身处边陲小镇。蓝天、白云,还有山峦再次让我按下了快门,又拍了不少照片。

再后来,大约十一点左右,在一个停车场那里,我们又休息了许久。大约一个小时左右,直到后面晚出发的队友都追了上来,我们才又一起前行。我在等待时,放了猫出来,但它似乎不太喜欢外面了。

 

我们一行八九个人走走停停,快的先走,慢的我们在后面走得更慢。但终于在下午三点半左右到了折多塘的驿站,那是我们当晚的住处。

刚到时,远山和天空都非常明朗。远山很近,我们就像身处在一个明净的漩涡里。当时的海拔大约三千五百公尺左右吧,感觉身体状况还算正常。天色的变换忽然就另类起来了,明明是晴朗的天色,忽然之间落雨了,密密匝匝的雨落下来,阴云瞬间淹没了周围的山峦,但不到十分钟,雨又停了。后来,还见有骑友拍到了更好的天色,像是晚霞。

那晚的折多塘很安静,周围除了旅馆,几乎没有其他居民。小猫又是躲在我的被窝里一动不动。但到了深夜,忽然感觉不对,原来,它拉在了我被子上,我赶紧用纸清理。然后,喷了一些驱蚊的喷剂,开了一下窗子。因为我怕室友受不了这味道。

那一刻,我觉得特别尴尬。但一想到小猫那些天的颠簸,心里一下子又担忧起它来了。

 

第二天,也就是9月12日,是我骑行的第十天,我们翻过了折多山,但我依然是最后一个。我到折多山山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六点五十左右了。

 

这天早上,我们也是八点半左右出发的。本来,我还是和小伙伴一起走的。但越往前走,我越无力,本来是走走停停拍照的,但后来发现,就算是不停地走,我也走不快了。稍微一快,就觉得心脏难受,四肢无力,无可奈何之下,我只好走几步休息一下,走几步再休息一下,就这样和骑友的距离越拉越远了。

 

到了中午十二点的时候,我基本上要放弃了继续前行的念头。看见来往的大巴和无数量的军车,感叹之余,默默地对自己说,我可能翻过折多山之后就不会继续往前走了。而且,我还说,就慢慢地骑行到理塘看看,然后就返回了。后来我发现,理塘更远,而且还在川藏骑行线的路上。

我回头望山下,曲曲折折的路让我明白了折多山名字的含义,一折又一折,无数的折组成了盘旋而上的山路。真是不易。

 

下午三四点的时候,这几天一起的两个骑友说要等我,我开始的时候看距离只有二三公里,但后来越来越远。我不知道是自己太慢,还是手机坏了。也许就是手机坏了,毕竟连海拔都测不出来了。我又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终于在四点半的时候到达了快到山顶的那个折多山驿站,买了一桶泡面,当做午餐。问了老板,得知当时海拔是四千零五十米。

脑海昏沉,心跳加速,那种濒临崩溃的状态,在无数次休息和想要放弃的念头中,渐渐散去了,我一遍又一遍告诉自己,至少要翻过折多山,如此一来,才不枉此行。然后,就慢慢地真的走上去了。我从折多塘出发以后,几乎就完全是徒步了。因为太多坡了,再加上体力不支,我根本骑不动。我休息的时候,也见过五六个后面追上的陌生骑友,有北京的,有前些天见过的,打了招呼后,他们就继续出发了。

 

后来,骑友说山上太冷了,要先走了,我说好。然后,我就放心地慢慢盘旋而上了。

 

当我见到了穿凿隧道的建筑队时,内心颇为敬佩,周围的供氧点,我看了几眼,还是没去。我觉得,他们可以坚持在这里工作,我也可以一步一步扛过去。

慢慢往上走的路虽然非常艰难,但看见的风景也蔚为壮观。漫长的路和远处的天空交相辉映,让我误以为那是一条通往云端的路。然而,走到尽头时,忽然又折向了右边。又继续盘旋。

我看见远处的山峦环绕的雾气迅速飞旋,忽然笼罩住了一大片,忽然又云开雾散,就像一阵大风追着雾气跑一样。而身后远处的山峰和蓝天依旧静美如画。我想,那一刻我应该是快到山顶了。我停下休息时,忽然之间看见了云开雾散,不远处金色的光破壳而出,一小片的晴空豁然开朗,山、云、蓝天,还有像是雪山一样的地方,相映成趣,让我惊喜不已,飞奔而去拍照时,单车倒了,所幸没有摔到猫包。

我看到了前面一块石头上包裹的布条,大约是写着折多山4290米的字样。但那还不是山顶。

 

那一幅美景忽然又被雾气笼罩,周遭又昏暗似傍晚。好多时候,我都觉得自己进入了仙境。

 

再往上走,几乎到了山顶的时候,我抬头看见白云在蓝色天空上飞速奔跑,瞬息万变,颇为惊心动魄。那一刻,我真觉得不虚此行。

又没走多久,我就到了山顶,看见了那块石牌,上面写着“折多山4298米”的文字。刚到那里,我还不敢相信那是山顶,不太确定那是哪里。当然了,山上面还有一个像是庙宇的地方,有很多游人往上走。但我觉得自己骑单车不方便,就没往上走。

 

我看了一下时间,当时大约是下午六点五十。我记住了那一刻。我等着游人散去,然后拍了几张照片。而周围的天色都被大雾弥漫住了。风景似乎没有前一刻没到山顶时好。

有一个中年大妈忽然拦住我,问我是哪里来的,我说了之后,她忽然开始录视频了,弄得我很不舒服。她开始乱说起来,完全把我说的话断章取义胡乱修改起来了,大约也是为了她所谓的流量吧。而她录制时再问我的时候,我根本就不想回头搭理她了。完了之后,竟然还有人靠在我单车那里摆盘。我马上就制止了。当时我心里真是颇为烦躁,真觉得这些人太虚伪了。我特别讨厌。

 

最后,所有人都散去时,我安安静静地拍了好几张照片,我把猫也放出来拍了一些。刚好有一个人从车里出来去拍那个石块,我就让他用我手机给我和猫合拍了一张。真好,我和小猫在折多山顶的纪念,从此有了明证。挺好。

大约晚上七点过,我开始下山。但路上都是大雾,我不敢骑行,几乎都是慢慢走下去的。后来,又一路拍了一些照片。大约半个小时后,天色几乎完全暗了下来。没走多远,我就见到了堵车状况,我以为只是一小段,结果后面几乎堵到了山脚下,当然,也没那么夸张,但至少有十公里吧。

 

我一路往下,几乎没有车迎面而来了,我就直接溜坡溜下去了。有停留的车灯和稀微的夜色中的光,我觉得还是比较安全的。大约走了三四公里,我见到了车祸现场,有一个小轿车前面的车头一大部分都撞废了。我迟疑了一下,就继续往下面走了。一路上,许多司机都在问我前面的状况,我就解释了一路。

 

后来,看见了满天星辰,我还看了半天。但夜色中不好拍照,只有好好看几眼了。

 

快到山脚的时候,有一对年轻情侣拦住了我,又问了我前面的路况,我又解释了半天,说到了我的骑行,他们似乎还要看什么骑行照片。说了几句之后,后面又有一个陌生骑友追上来了。然后我们就走了。

 

骑友群里在问我到了什么地方,本来他们想让我找车托运的。但我觉得既然来了,不体验这一次,就算是虚度了,所以拒绝了托运。他们又说让我在附近住,但我一想到只有七八公里了,就说算了,还是赶去吧。那位新骑友说要跟我去那边住。但走了没多久,他就不见了。因为我在后面骑得太慢了。

 

隐约中,我听见了右边公路下面的水声,我总觉得那又是江河滚滚,但我什么都看不见。

晚上九点左右,我终于到了那个定位的地点,但忽然发现不是那个位置,确认之后才发现还有十七公里,而且位置是在新都桥。当时天色已经完全看不见了。我打开了手机灯,而刚好我在单车上安装了手机支架,我就靠着那一点微光和来往车辆的灯光,继续前行了。

 

下坡已经溜完了,前面的路几乎都是需要蹬的。也许是暗夜阻隔了我对周围一切事物的关注,也许是未知而无畏,在黑暗中,我骑行速度忽然就快了起来。晚上十点四十五分就到了新都桥那个骑行驿站,我几乎是只用了不到九十分钟的时间就骑完了那十七公里路。平常,我想我是不可能的。

 

到了驿站门口,我错过了两次,后来才找到位置。老板娘给我留了饭。我表示了感谢。但后来的事情让我觉得很不舒服。她先是明确表示了猫不能上床,又严格执行了疫情扫码流程,当然,这些都无可厚非。但之后,她又问我状态怎么样,能不能继续往前骑行,我说看情况,明天再说吧,她就一直追问,说什么是负责任,我特别无奈,只好说,我没什么的,我可以自己为自己负责。说的像是一个很专业的骑行专家一样,非要给我灌输什么理念。而我呢,几乎只准备了一辆单车就出发了,我怎么可能会在乎这些呢?

 

那一晚,睡得不大开心。不过,也还好。小猫在厕所呆了一个晚上,它不断地叫,我跑去安慰它了一两个小时,后来,在室友建议下,我回去睡了。室友也问了我是否要跟他们继续骑行下去。我思考了一下,还是表达了可能不会继续的意思。第二天,也就是9月13日,早上吃饭前,我给他说了我的决定。然后加了微信。毕竟,那几天,我们都是“慢骑行三人组”的成员。

 

吃完饭,也跟大家说了我的决定。然后也说了自己的计划,说的是绕路慢慢骑行返回成都。而驿站老板娘反而喋喋不休说个不停,非说我没提前跟她说了,现在安排不了车了什么的。我当时只有保持沉默。

 

九点过,我背着猫去旁边的贡嘎山雪山观景点看了一个小时左右,骑马上去的。第一次骑马,也还是很激动。刚开始看到了雪山,但景致一般。后来又见到了自驾游的一对情侣,问了他们我返程的路线如何,他们说那边风景很好。

中午,我们八九个骑行的人到了新都桥镇上吃了面,中午两点左右,我跟他们告别了。说了之后有机会再见吧。但我知道,其实应该不会再见了。人海茫茫,再见的机会缈如炊烟。

 

其实,我之所以执着地一定要赶夜路追到新都桥,是因为我在路上,骑友借给了我一顶帽子帮我遮阳了,我想还给他。而且,我也基本上确定了自己不会往前走了,不想这样欠着。当然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觉得,大家一起骑行了五六天,总该好好告别一下的。

 

这些天,我也是挺怀念那段骑行时光的。其实,让我不得不返回的一个原因,也是直接的原因,就是九月末,我还需要返回原单位做最后的工作交接,要签一个交接单。我想着,已经离职了,就好聚好散,不要在最后一个环节给人家制造麻烦。而骑行到西藏的路途艰难而遥远,至少要到十月才会到,所以,我就不敢往前走了。当然,这样一个理由还是比较牵强。也许真正的理由只是因为我太累了,能力不够,没办法骑行那么远吧。

当然了,如今想来,从成都到康定这一段骑行之旅对我而言,已经足够一生珍存了,不是吗?而且我还徒步翻越了折多山,这又是多么值得一生铭记的壮举呀。

 

以后,我真希望自己能买一辆车,自驾去西藏,还有新疆,还有祖国的无数山川河流、古镇街巷。为此,我准备了五六年,才拿到了驾照。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买到车子。再说吧。

 

在行不了万里路的时候,先努力读万卷书吧。

 

2021年10月24日星期日12时51分

 

赞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