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剑门关纪游

我是前日傍晚到了剑阁县城,夜宿江边一家旅馆。昨日清早七点半左右出门,在门口一家餐馆吃了面食,随后打车直抵剑门关景区南门。风很大,但天空依旧湛蓝,林间山路曲折蜿蜒,郁郁葱葱。十余公里的山路盘旋而上,似乎有和一零八国道重合之处,让我恍惚间回到了两年前骑摩托车路过时的场景。恍然如梦,如梦恍然。

抵达景区南门时,八点十六分。风依旧很大,左顾右看,来回张望了几眼,而后走到了门口。在票务中心换了票,随后跟着几个老年人一起走过了闸机通道。南门没有很大,闸机约摸着有十余个,匾额上的“剑门关”三个字并不是特别显眼。门口右边是题写的李白《蜀道难》原文。在这里驻足了片刻,写了一句感慨,“我不会背蜀道难,但我有导游证。”后来傍晚出来的时候,才注意到南门门口背诵《蜀道难》赠送门票的位置。此前也只是听闻。不过,导游证确实免去了一百多元的门票。甚好。

然而,风比较大。猿猱道、索道等处封闭,与之无缘。此后几公里曲折山路皆步行完成,甚为艰辛。我从早上八点半左右入园,傍晚六点钟左右出了南门,大约走了十个小时。好在出来之后很快就赶上了公交车,并顺利抵达了剑门关高铁站,而后顺利返程到了成都。如今此时已是次日,再回忆昨日的匆忙、奔波,心中仍是战战兢兢,感慨良多。

按照门票上的路线计算,我从南门一路经过关楼直抵北门,应该走的是南线,又从南门沿着钟会故垒往上,再到天梯南北栈道,最终又从南门出来,大约走了北线,相当于环绕了一整个圈,虽然有些支线未曾经过,但于我而言,已经算是个圆满了。甚好。

从南门进去之后没几步路就是剑阁牌坊,右手边是去平襄侯姜维祠堂的分叉路。而我直走,没有分叉。复行数十步之后,到了一个小瀑布的位置,有人拍照,我也停留了片刻。再走几十步,到了一座石桥边,左转踏过石桥往上走是金牛峡栈道,有人拍了照之后下来离开了,而我独自一人绕了一圈,等从出口下来之时,大约是九点半了。期间,见过工作人员了解之后方知前方有出口,也才放心走了下去。在栈道途中,用相机拍下了第一张自拍照。而后多个景点都如此拍了一番,也有找人帮忙的。甚好。

从金牛栈道下来之后,又走了没几步就到了关楼。关楼上写的是“剑阁”二字。风真的很大,在关楼门前拍照时格外艰难。走过关楼的涵洞时,仿若进入了避风的港湾。走出去之后,是往下的台阶。帮老年人拍了照片,他们也帮我拍了一张。关楼外的台阶拍的照片,便是门票上的那幅画面。不过,我没拍全。在此标注一下,若是只想看一看关楼,凭吊一下当年的三国历史遗迹,从南门进去是最快捷的,走不了半个小时就会抵达。

从关楼往下走,有一个观景台,看了几眼,随后走过了下面的铁索桥。整个景区好像有四五处铁索桥。我走过的这第一处是雷鸣桥。又走了没多远,是风铃谷,那里有很多红色的许愿牌,我倒是没这个习惯,也就只是拍了拍照片而已。再走似乎是仙云集市,在那里停留了片刻,因为又遇见了分叉路,右边往上是一线天之类的叉道,左边往下直抵北门。而我最终选择了左边。直到最后,我都没走右边的叉道。这条支线算是遗憾吧。

往下没多远,又有一座石桥,据说是李白当年经过的地方。名曰“诗仙桥”。凭栏远眺的风景着实比较开阔。再走没多远,是五丁坪,跟五丁开山的历史有关,这里标注了金牛道等古道的位置。之后要走的事子规桥,“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大约还是来自《蜀道难》的句子吧。之后基本上没有多少复杂的路段。曲曲折折走到北门的时候,大约是十一点过了。

在北门停留片刻之后,我沿着左边钟会故垒的方向往上攀爬了起来。起初的台阶非常陡峭,攀爬起来甚为艰难,所幸并不多。到钟会故垒的时候,大约是十二点过了。楼台是开放的,我就攀爬上去了观望了一下,四周的山色几乎尽收眼底,阳光格外温暖。

之后继续走,大约是下午一点半的时候到了仙女廊。在那里吃了一份凉面。思考再三之后,预约了鸟道的攀爬行程。猿猱道没开,鸟道就成了仅次于次的险道。不过,真正走上鸟道之前,途经了一个名叫抱龙台的观景点,那里有一个诗人手持酒杯的造型图,许多人都拍了照片,我也请人帮我拍了一张。

休息完之后,继续往上走了鸟道。这条道走得格外艰难。在抱龙台观景台可以看到悬崖峭壁上曲折往上的鸟道和猿猱道,看着就像是贴着悬崖峭壁再走,实际上走过去的时候也着实如此,全程基本上都是只能一个人通行,有些地方要弯腰才能通过,有些地方甚至侧身都很难通过,不适合体型过大的人群。鸟道几乎全程都是铁锁链衔接维护着,基本上必须全程抓着铁索往上攀爬,有些地方基本上就是九十度的爬梯,若非手脚并用,很难往上走。大家出来爬山的,大约都不会太着急,而这样的路真不适合着急的人!

终于走过了鸟道,到了另一个分岔路口,左边往上是梁山寺,右边往下就是南门、关楼的方向。我感慨了一句“‘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诗篇走进了现实”,随后就往梁山寺的方向攀爬而去了。下午两点过到了玻璃栈道的位置。花费十元买了体验门票,去玻璃栈道走了一遭。起初,只有一对母女,后来我慢慢走了几步,快要出去的时候,来了十几个人。起初我是不敢随意走动的,右手勾着护栏走了几步之后,才在中央缓步向前慢慢走了开来。母女在拍照,我让她们帮我拍了一张和“我在剑门关等你”路牌的合影。甚好。

人生走过的景点可能并不多,但似寻常人一般,用照片纪念一下,也是很好的。大家都是寻常人,何必非要做无谓的特立独行呢?那样真的很累。

 

玻璃栈道真的有些吓人,害怕会掉下去,但其实应该不会。风景嘛还是挺好的。

 

再之后,没走多远就到了梁山寺。“梁山”其实就是“剑山”,在此也算是学到了些许知识。到了此处,基本上算是到头了。在往前走,据说是东门,可以直接走出去了。但我返回来了。往回走到梁山亭之后,又遇到了分叉路,左边往下是天梯峡栈道,右边往下是一线天,而我最终选择了左边。因为我想走一个“圆满”。于是错过了支线。还没到梁山亭之前有一个大、小穿洞,是自然形成的巨石行程的一个像是涵洞一样的拱桥。若是体力不支的话,我觉得可以直接走下去吧,别绕大穿洞了。

天梯栈道分南北两侧,基本上就是从这一座悬崖峭壁走到了另一侧悬崖峭壁。真是格外惊险。不过,比起鸟道来说,道路宽阔多了,走起来也不那么害怕了。但这段路真的难走。期间还有一个名曰“清风桥”的索桥。我穿过之后,继续往上,基本上就是往南门的方向走了。下午五点钟的时候,我好像才到那个栈道尽头的山坡上。之后看到了红色遗址、平襄侯姜维墓和祠堂。这个时候已经将近六点钟了。天色都快要暗下来了。着急赶路,只好看了一眼之后,就匆匆离去了。

原本计划走完一圈之后,去翠云廊看看的,结果不成想后面的道路竟如此艰难。那么,翠云廊就下一次吧,也许会有下一次,也许没有。但遗憾嘛,也算是一种完整吧。人生哪有不遗憾的。放宽心就好了。

 

当年爬峨眉山的时候,用了三天两夜的时候,而临近山顶的分叉路让我只走了一边,而这遗憾竟持续了数年。但也慢慢明白,人生本就不可能尽善尽美,错过,遗失,是注定的,放宽心就好了。

 

剑门关景区的很多地方都在播放音乐,其中有一句“走过剑门关,人生从此无难关”,不知道是否成真,但我觉得,若是这么艰难的道路都能坚持走完,还有什么艰难困苦是面对不了的呢?如此安慰自己的时候,或许真的可以一往无前、无所畏惧吧!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我可能只记得诗人写过的前几句,后面记不得了。之后或许会去三星堆看看吧。这是我念叨了很久的计划。

 

马生写于成都一里塘

2025年11月18日星期二12时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