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三环绿道的骑行之旅

十月八日下午,我第一次围绕着成都三环绿道骑行了一圈,听说有五十多公里,骑完以后,具体多远我也说不清楚,但我着实耗费了不少时间。我从中午十二点半左右出发,晚上八点左右返回位于成华区一里塘的住处,算了一下,还是用了近八个小时。我是很慢的,完全当成是在锻炼身体和看风景,没想赶路。但最后,还是觉得有些艰难。

现在,已经是十二月十八日了,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也离九月上旬的骑行过去了三个月了。秋天走了,冬天来了,我计划的追逐成都的秋的骑行之旅还没完成,我就迫于生计去忙别的事情了。一边练字,研习书法,重拾旧梦,一边经营自己的小网店,感觉,生活还是显得充实了一些。也还算可以。但总觉得少了一些什么,我发现,那就是没有更多的精力写自己喜欢的东西了,连最简单的散文随笔都已经没那么上心了,这还是蛮让人悲伤的。

 

今天早上,再次想到了自己搁置一两个月的成都三环骑行游记还只是个简短的开头,这让我有点难过。也不知是什么原因,一直这样拖欠着,现在二零二一年也走到了最后一个月,再过十天左右,就到二零二二年了,“今日事今日毕”是一种优秀传统,如果今年的事拖到了明年,我该如何跟自己交待。所以,赘述了这么多,开始说正文吧。兴许,正文的事情还没废话多。

 

回想两个多月前的三环绿道骑行之旅,我稍微还是有些记忆的,当时是公历十月,成都的银杏叶子还是绿色的,如今应该已经全部变成黄色并且凋落尽了吧,所幸,我前几周认真地又拍了一些照片。我当时从川陕立交三环北四段出发,当然,我也是骑了十多分钟才到了那里的,之后一路往北。绿道是有的,而且绿植很多。很多植物,我也分不清是什么,只觉得好看。还有一些像是废弃的园子、围墙……还有青苔布满的小巷。当然了,更多的是新建的楼房、商场……还经过了一个音乐公园,只是没有进去看。因为那天的主要任务不是那个。

再后来,快到火车北站的时候,因为在修路,我绕了一下,然后就骑错了道路,走进了一个像是乡镇的菜市场一样的地方,走到尽头,就是死路了,只好又绕回来了。然后那一段,是在三环以外的。就这样一边走,一边找路,最终还是回到了正途上。

 

再多的场景,似乎也记不得了。整体的感受,就是觉得,这个约五十公里的三环绿道还是非常完美的,几乎就是绕成了一个圈,只是少部分地方有岔路。最离奇的是,有一个地方,明明开头是在平路上,但绿道指引到了一个高架上,我以为自己看错了,就走到了桥底下,结果就找不到路了,只好步行上去。那个高架桥很宽,上下的布局也很特别,楼房在河流两岸林立,感觉很适合居住。

 

还有就是,人世艰辛,世间不止有繁华,也有许多落魄和凋零,但生活于此间的人们,都在努力地活着,像寄身于岩石上的青苔一般,即便没有天生的养分,也还是会努力地凭借自己的坚持,勇敢地活下去。

后来继续走,晚上七八点的样子,天色很暗了,我骑行到了北湖公园的入口,就从那里绕回了位于一里塘的住处。

 

这一次环三环的骑行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示,让我觉得,这个城市还真是挺特别的,那么大一个环线,竟然能够连起来,成为一个步道,虽然好像没有很大的意义,但城市绿化能够做到这样,也是有心了。也是从那以后,我开始实施了后来的穿城骑行计划(好几年前就想过,当时是想做美食视频的,但未果),虽然只是骑了两三次就被其他的事情替换了,但我之后一定会继续的。我觉得,我想要好好了解一下成都,像一个初来乍到的游人一样。我不想自己在这里住了六七年之后,还是对它一无所知。

 

其实最重要的是,我觉得我不能一直闷在屋子里,我应该走出去,好好看看这个世界,看看自己生活的地方,看看自己喜欢的风景到底在哪里。

那么,冬天来了,新年也马上到了,我想说一些关于骑行的话,在这篇随笔里。我想说,未来的日子里,我还是想继续骑单车去闲逛,虽然不会再像骑行到折多山那样那么折腾了,但附近走走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是了解身边的风景,一是锻炼身体。其实,后者对我来说,尤为重要。人啊,上了年纪,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

 

2021年12月18日星期六10时20分

 

赞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