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忽然想起这句曾经在课本上读过的话,现在想来,好像这个时代只记住了前半句,而彻彻底底地忽略了后一句,甚至选择性地遗忘了。当然,现在似乎是想起来了,应该也为时不晚。
冷静下来想一想,这么多如我一般,在陌生城市奔波的人,应该很多都过得不怎么样吧。大约也都会默默地问自己,究竟为了什么而活着?为了得一栖身之所吗?至少,在最近以前的好多年,靠一人之力是很难在三五年之间买到房子的吧(现在应该也还是很难)。现在的房产业似乎是得到了一定的调整制衡,但其实,我觉得要真正向最普通的人倾斜,那还是很难的。我想到了一个最简单的看问题的方式,比如,每年能读上国家规定的那三十多所重点大学的学生,即便全部算上也没有很多啊,而普通学校毕业的学生占据了每年大学毕业生的绝大多数,这些普通学生的就业薪资,在我看来,即便是付出了全部努力,也未必都能够靠一人之力在三五年之间付得起房子的首付吧。而那些没有读大学的年轻人,应该也占据着年轻国民总量的一大部分吧,他们的付出和收获又是否比例合理呢,又是否能够支撑他们在这个社会上靠一人之力安稳立足呢?
于是乎,举全家之力为一人,举一代甚至二代,为下一代拼命,整个家族都在为了让后面的生命能够得到最好的生活而努力着,生生不息,奋斗不止。这样是对的吗?当然,其实也没有错。但如果大家的生活成本过于沉重了,已经不能在一个人的有生之年完全支付了,那我真的觉得,这世道无望了。倒不是悲观,只是觉得这样的民生问题应该是非常严重的吧。但谁又有什么办法呢?
因此而衍生出的一系列其他问题,比如,其实我也说不清楚。反正,耳濡目染的问题,已经足够多了,多到让人在绝望中堕落,在堕落中丧失奋斗的希望。我所见到的,大约就是那些已经丧失希望的人,已经忘了此生活着的意义,像行尸走肉一般,为了活着,祈求上天的怜悯,祈求“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常常发生。
总有一种声音在告诉你,黎明来了,黎明来了……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很多人已经自顾不暇,哪有什么闲心兼济天下。
那些勉强没有放弃希望的人,也在满怀憧憬和无比绝望之间浮沉。
大约已经是不顾一切地往前了,但偶尔还是被现实的残忍痛击一顿,然后不知所措地感叹着悄然逝去的年华,和一无所获的空虚。默默地问自己,“我究竟在忙碌些什么?我果真能够实现翘首以盼的愿望吗?果真能够在不妥协的执著中找到信以为真的梦吗?我果真能够在异乡找到一个栖身之所吗?我果真能够回答故乡给我的‘何时归来’的问号吗?……”
我们努力地在跌宕浮沉的世道上前行,总想抓住一些什么,可伸出的手回来后,看见的只是一把虚妄。
所以啊,我就想说,不要寄望于任何人的怜悯,不要寄望于任何人的施舍,不要寄望于所谓的“会好的”,……不要寄望于任何人和任何所谓的人,所给予你的任何承诺,和任何像是承诺的承诺……因为,你终究还是要靠自己,走完属于自己的路。
当然了,如果注定不能够翻越那座沉重的山丘,那绕个弯,走别的路,也未尝不可,即便那个弯一绕就是数年,甚至数十年,也许等你绕过了那个山,还是无法到达你要的终点,而你的时间却已经耗尽了,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届时,你也只能选择认命了吧。
比如,抛弃想要寻求安定之所的愿望,一生都如芦苇一般飘来飘去,省却那无谓的精力和冗杂的成本,而付诸此生挚爱的事情上,不遗余力,乐此不疲。也许,会获得另一番风景。
反正,等到生命终结的时候,终究还是要“尘归尘土归土”。不是吗?
2021年12月3日星期五12时59分